在线
咨询
TOP

博罗县:筑造大平台引进大项目 培育大企业涵养大产业

博罗欣旺达(惠州)新能源有限公司忙碌的生产车间。 记者钟畅新 摄

  大平台吸引大项目,大项目推动大发展。翻看博罗今年的项目引进表,正威项目总投资150亿元,惠州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总投资50亿元,高盛·湾洲智谷项目总投资40亿元……项目不仅投资额大,效益也高。

  去年,“高质量发展县区行·问策博罗”活动中,调研采访组曾指出,由于产业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引进大项目的大平台,导致博罗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

  以珠三角发达城市和长三角发达地区的腾飞之路为鉴,培育大产业,须有大平台。博罗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我们不能再零散地去上项目,必须下决心推动园区整合,原则上项目必须进园区,坚持走集约化、平台式发展模式,走园区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今年,博罗大力破题,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一带一圈”,重磅打造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博罗电动车产业园等高质量产业园。随着千亿级大平台的打造,加之交通区位、政府服务的加持,深莞惠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罗,这片大湾区投资沃土的引力场更强,博罗争创一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魅力强县更有底气。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前8月签约项目13宗 总投资330多亿元

  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抓项目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项目引进与建设曾一度按下了“暂停键”。博罗克服困难,千方百计抓招商,想方设法促动工。今年4月以来,先后举办了4场重点项目落户动工仪式。

  这些落户或者动工的项目,大部分为工业项目以及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这些落户项目中,投资额最大的要数正威国际集团项目。正威国际集团将在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投资建设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项目,从事铜产品研发设计以及铜箔、精密铜线、高铁架空导线和硅晶圆片等产品深加工及供应链运营等业务。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500亿元。

  同样落户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的高盛·湾洲智谷项目,主要开发建设科技产业大厦、高端工业厂房及其相应的生活和商务服务配套设施,招商产业以高端电子元器件、医疗器械、生物制药、数控机械加工设备、工厂自动化生产设备等为主。建成达产后,年产值约45亿元。

  5月28日,博罗县2020年重点产业项目动工仪式举行,台铃电动车产业项目、广东小刀产业项目两大电动车产业项目动工是焦点。两大电动车项目的集聚,将带动相关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配套,做大博罗的电动车产业。台铃集团总裁姚立说,台铃进驻后,将带领同行及上下游企业逐步落户,助力打造电动车产业集群。

  博罗县科工信局提供的招商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共新签约项目13宗,总投资额334亿元。正威(惠州)、高盛·湾洲智谷等项目的落户,将改变该县实体经济“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局面。

  在梳理新动工、新引进的重点产业项目时,记者发现,这些大项目大多落户在“一带一圈”内,集聚于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和博罗电动车产业园。

  纵观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发达城市的发展之路,产业的培育之泉,都源于好项目。好项目、大项目集聚于高质量的园区。博罗县科工信局局长杨东生说,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之路,该县在“一带一圈”量身打造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和博罗电动车产业园。

  “园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腹地。”谈起园区的规划,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彭润发说,“我们将积极寻找错位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园洲、石湾制造业基础,加快培育若干百亿级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夯实博罗千亿级园区建设规模。”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东北核心区位优势,博罗将精准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创新辐射,以培育产业集群为目标,精准招商。

  老树发新枝,插柳成片荫

  培育打造一批百亿级企业

  引进新项目是迅速壮大实体经济总量的捷径,尤其是一些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项目。而帮助和支持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增资扩产,不仅能大大节约招商成本,更重要的是能推动已有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在目前招商引资竞争白炽化的形势下,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在产量和规模上进行扩张,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仍是做大实体经济的一大良方,也是另一种有效的招商。

  博罗规上工业企业在全市各县(区)中是最多的,但这些企业大多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带动力不强,数量优势没有体现到质量优势上来。要改变这一现状,推动“老企新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报告明确指出,抓项目就是“守住自己碗里的同时也要盯着别人锅里的”,推动现有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插柳成片荫。

  为此,该县大力实施扶持企业冲百亿级行动,全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打造一批百亿级、五十亿级企业。杨东生介绍,该县计划用3~5年时间,重点培育和扶持如欣旺达、南亚和华通等大企业,把它们打造成百亿级龙头企业,以大企业带动和吸引优质的上下游配套产业前来聚集,形成“蝴蝶效应”,力促沿东江经济带的繁荣发展。

  4月20日,广东省今年重点项目、南亚电子材料(惠州)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玻璃纤维布、覆铜板二厂动工。2023年建成投用后,预计年营业额将增加25亿元,将进一步推动电子材料产业集聚壮大。

  与此同时,华通电脑、康佳电子等企业也纷纷增资扩产。

  同样,做优提升现有工业园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博罗县副县长李平介绍,今年,该县累计投资5.8亿元,用于改善园区交通路网和完善园区周边道路路面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园区招商硬环境。计划投资约2.56亿元,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杨村)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计划投资约1.83亿元,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杨侨片区的二期7项路网工程建设,总长约3.195公里。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该县还有一定的镇村级工业园存量,这些工业园区配套相对落后。接下来,该县将参考顺德村镇级园区改造经验,对村镇级园区进行整治、改造和升级,并将其进行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申报,目标是打造一批优秀的村镇级园区纳入省级产业园集聚地进行管理。

  完善基础设施,路通财通

  交通让两大引擎串珠成链

  博罗是深莞惠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落户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首先看重的是区位优势。”说起选择落户博罗,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博罗项目负责人黄勇说,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将让这一优势更加凸显。

  其实,早在几年前,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还未提上议程时,富士康、北汽等大企业就曾因这里的区位看上这一地块,后因为土地、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而未能如愿。

  时隔多年,区位优势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更加凸显。博罗内联外通,有“三横四纵”高快速路网、“二高一低”铁路网。值得期待的是,广汕高铁、赣深高铁在此设立3座高铁站,不久将全面实现“广深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半径百公里内,惠州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和香港国际机场形成紧密的航空交通网。

  这些年,博罗交通建设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

  交通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至关重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做好今年工作,重点是“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博罗县委全会也对交通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博罗“两会”上,该县提出,今年把交通建设作为一个重头戏来抓。

  4月23日,博罗县2020年重点交通工程启动暨双杨大道建设项目动工仪式举行,拉开今年交通大建设的序幕。接下来,博罗将重点建设博中东江大桥、滨江西路、东江大道以及振兴大道等4条路桥。赣深高铁博罗北站配套工程、广汕高铁博罗站配套工程、广汕高铁罗浮山站配套工程力争年内全部动工。包括双杨大道在内,今年由博罗县交通运输局牵头落实的重点交通项目共15个,总投资约68亿元。

  交通体系的完善,不仅便于百姓的通勤,也将对产业布局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博罗来说,快速成形的交通骨架,对两大引擎的串珠成链意义显而易见。东江大道和振兴大道将延伸到石湾,形成两条新的交通动脉,真正把沿东江经济带整个骨架打开。

  做优服务,项目提速

  跑出项目建设“博罗速度”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项目推进的速度,也是投资者看重的因素之一。

  李平说,博罗一直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举全县之力,努力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优的服务,全力支持配合项目建设,跑出项目建设的“博罗速度”。

  8月24日下午,博罗县2020年杨侨重点项目暨广东(博罗)万洋众创城项目动工仪式举行。广东(博罗)万洋众创城项目于8月24日上午土地摘牌,下午动工建设,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博罗速度”。

  广东(博罗)万洋众创城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签约落户以来,博罗县及杨侨镇政府等高度重视,为推动项目的动工建设提供了各种贴心服务,“‘博罗速度’为项目建设赢得时间,节约了成本。”

  正威项目的推进也是如此。该项目4月开始谈判,6月签约落户。落户后,一个月内完成城乡建设用地规模875.385亩的调规,并已征得首期用地800亩,完成土地补偿并支付青苗款665.25亩,完成平整场地面积约580亩,完成挂牌用地43亩。

  博罗电动车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也是一个范例。该县积极与省电动车商会联系对接,5天拿出园区初步规划设想。

  项目的建设迅速推进,凝聚的是各部门的心血,也是“博罗引力”的体现。

  “博罗速度”的密码何在?博罗县发改局党组成员彭文冲介绍,为更好地推动项目建设,该县定期召开工作专班会议,研究重点项目报批、建设进展中的问题,督促项目建设进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项目具体的跟踪落实和协调工作。

  如正威集团项目落户后,该县立即成立博罗县推进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由全县各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服务专班,全程跟踪服务正威项目建设,两个月内推动项目被纳入2020年省重点前期预备项目计划。黄勇说,项目落户之初,暂时没有办公场地,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为他们解决。“我的办公室与智能装备产业园负责人的办公室仅一墙之隔,有问题,零距离沟通。”

  该县还实施项目攻坚,通过开展项目推进“双挂”行动、项目推进专责协调行动、项目用地保障攻坚行动等专项行动,加快促进项目建设。台铃电动车博罗项目相关负责人何文强说,台铃项目落户后,当地政府设法推动项目征地,在一个月内完成一期大部分土地的摘牌,目前正在平整中。

  “提高投资项目立项审批效率,也是项目提速的关键。”博罗县发改局总经济师罗海燕说,今年1至8月,共办理项目立项343宗,总投资603.77亿元。其中,审批43宗,备案项目300宗。接下来,该县重点从“信用快审”承诺制、并联审批制、外资项目备案制等方面下功夫,完善项目立项审批流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在看到项目建设提速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项目建设中的不足。8月20日,政协博罗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县政协常委反映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用地、审批等问题。

  这给博罗的项目推进敲响了警钟。接下来,该县将加快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加强部门沟通协同,切实提高行政效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抓实抓好,推动项目愿意来、建得好、留得住。

  智库观察

  市委党校科研部副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

  以全产业链生态集聚方式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平台是项目的落地载体。集中连片收储土地,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八通一平”老基建完善了,“5G+工业互联网”新基建到位了,我们花大气力招引的项目就可以像接“插线板”一样快速落户。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聚在一起,上下游产业紧密协作,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还有助提高集群内所有企业的产出效率,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政府建园区,企业做产业。建议博罗引育并重,全力服务正威新材料、台铃电动车等“种子”项目落地、建设、投产各环节加速,着力优化园区产业发展生态和创新创业生态,孵化培育本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全产业链生态集聚方式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动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电动车产业园

  以轻量化、锂电化、智能化、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突出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拟打造成为中国电动车产业重要的集聚区,建成电动车上下游产业链条完善及功能完备的现代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目前,园区拟引进路商集团、天津飞鸽、浙江绿佳等优质整车生产企业。

  智能装备产业园

  以博罗产业转移工业园(省级)博西片区为载体依托,聚焦智能装备产业领域,重点集聚发展精密零部件、汽车制造装备、新兴领域装备制造等产业,努力打造大湾区重要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深莞惠智能网联合作示范平台和惠州产城融合发展的一流园区。

  统筹  记者贺小山 袁畅

  采写  记者李燕文

  朱丽婷 贺小山

  

博罗欣旺达(惠州)新能源有限公司忙碌的生产车间。 记者钟畅新 摄

  大平台吸引大项目,大项目推动大发展。翻看博罗今年的项目引进表,正威项目总投资150亿元,惠州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总投资50亿元,高盛·湾洲智谷项目总投资40亿元……项目不仅投资额大,效益也高。

  去年,“高质量发展县区行·问策博罗”活动中,调研采访组曾指出,由于产业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引进大项目的大平台,导致博罗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

  以珠三角发达城市和长三角发达地区的腾飞之路为鉴,培育大产业,须有大平台。博罗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我们不能再零散地去上项目,必须下决心推动园区整合,原则上项目必须进园区,坚持走集约化、平台式发展模式,走园区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今年,博罗大力破题,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一带一圈”,重磅打造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博罗电动车产业园等高质量产业园。随着千亿级大平台的打造,加之交通区位、政府服务的加持,深莞惠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罗,这片大湾区投资沃土的引力场更强,博罗争创一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魅力强县更有底气。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前8月签约项目13宗 总投资330多亿元

  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抓项目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项目引进与建设曾一度按下了“暂停键”。博罗克服困难,千方百计抓招商,想方设法促动工。今年4月以来,先后举办了4场重点项目落户动工仪式。

  这些落户或者动工的项目,大部分为工业项目以及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这些落户项目中,投资额最大的要数正威国际集团项目。正威国际集团将在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投资建设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项目,从事铜产品研发设计以及铜箔、精密铜线、高铁架空导线和硅晶圆片等产品深加工及供应链运营等业务。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500亿元。

  同样落户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的高盛·湾洲智谷项目,主要开发建设科技产业大厦、高端工业厂房及其相应的生活和商务服务配套设施,招商产业以高端电子元器件、医疗器械、生物制药、数控机械加工设备、工厂自动化生产设备等为主。建成达产后,年产值约45亿元。

  5月28日,博罗县2020年重点产业项目动工仪式举行,台铃电动车产业项目、广东小刀产业项目两大电动车产业项目动工是焦点。两大电动车项目的集聚,将带动相关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配套,做大博罗的电动车产业。台铃集团总裁姚立说,台铃进驻后,将带领同行及上下游企业逐步落户,助力打造电动车产业集群。

  博罗县科工信局提供的招商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共新签约项目13宗,总投资额334亿元。正威(惠州)、高盛·湾洲智谷等项目的落户,将改变该县实体经济“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局面。

  在梳理新动工、新引进的重点产业项目时,记者发现,这些大项目大多落户在“一带一圈”内,集聚于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和博罗电动车产业园。

  纵观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发达城市的发展之路,产业的培育之泉,都源于好项目。好项目、大项目集聚于高质量的园区。博罗县科工信局局长杨东生说,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之路,该县在“一带一圈”量身打造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和博罗电动车产业园。

  “园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腹地。”谈起园区的规划,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彭润发说,“我们将积极寻找错位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园洲、石湾制造业基础,加快培育若干百亿级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夯实博罗千亿级园区建设规模。”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东北核心区位优势,博罗将精准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创新辐射,以培育产业集群为目标,精准招商。

  老树发新枝,插柳成片荫

  培育打造一批百亿级企业

  引进新项目是迅速壮大实体经济总量的捷径,尤其是一些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项目。而帮助和支持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增资扩产,不仅能大大节约招商成本,更重要的是能推动已有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在目前招商引资竞争白炽化的形势下,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在产量和规模上进行扩张,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仍是做大实体经济的一大良方,也是另一种有效的招商。

  博罗规上工业企业在全市各县(区)中是最多的,但这些企业大多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带动力不强,数量优势没有体现到质量优势上来。要改变这一现状,推动“老企新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报告明确指出,抓项目就是“守住自己碗里的同时也要盯着别人锅里的”,推动现有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插柳成片荫。

  为此,该县大力实施扶持企业冲百亿级行动,全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打造一批百亿级、五十亿级企业。杨东生介绍,该县计划用3~5年时间,重点培育和扶持如欣旺达、南亚和华通等大企业,把它们打造成百亿级龙头企业,以大企业带动和吸引优质的上下游配套产业前来聚集,形成“蝴蝶效应”,力促沿东江经济带的繁荣发展。

  4月20日,广东省今年重点项目、南亚电子材料(惠州)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玻璃纤维布、覆铜板二厂动工。2023年建成投用后,预计年营业额将增加25亿元,将进一步推动电子材料产业集聚壮大。

  与此同时,华通电脑、康佳电子等企业也纷纷增资扩产。

  同样,做优提升现有工业园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博罗县副县长李平介绍,今年,该县累计投资5.8亿元,用于改善园区交通路网和完善园区周边道路路面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园区招商硬环境。计划投资约2.56亿元,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杨村)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计划投资约1.83亿元,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杨侨片区的二期7项路网工程建设,总长约3.195公里。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该县还有一定的镇村级工业园存量,这些工业园区配套相对落后。接下来,该县将参考顺德村镇级园区改造经验,对村镇级园区进行整治、改造和升级,并将其进行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申报,目标是打造一批优秀的村镇级园区纳入省级产业园集聚地进行管理。

  完善基础设施,路通财通

  交通让两大引擎串珠成链

  博罗是深莞惠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落户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首先看重的是区位优势。”说起选择落户博罗,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博罗项目负责人黄勇说,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将让这一优势更加凸显。

  其实,早在几年前,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还未提上议程时,富士康、北汽等大企业就曾因这里的区位看上这一地块,后因为土地、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而未能如愿。

  时隔多年,区位优势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更加凸显。博罗内联外通,有“三横四纵”高快速路网、“二高一低”铁路网。值得期待的是,广汕高铁、赣深高铁在此设立3座高铁站,不久将全面实现“广深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半径百公里内,惠州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和香港国际机场形成紧密的航空交通网。

  这些年,博罗交通建设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

  交通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至关重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做好今年工作,重点是“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博罗县委全会也对交通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博罗“两会”上,该县提出,今年把交通建设作为一个重头戏来抓。

  4月23日,博罗县2020年重点交通工程启动暨双杨大道建设项目动工仪式举行,拉开今年交通大建设的序幕。接下来,博罗将重点建设博中东江大桥、滨江西路、东江大道以及振兴大道等4条路桥。赣深高铁博罗北站配套工程、广汕高铁博罗站配套工程、广汕高铁罗浮山站配套工程力争年内全部动工。包括双杨大道在内,今年由博罗县交通运输局牵头落实的重点交通项目共15个,总投资约68亿元。

  交通体系的完善,不仅便于百姓的通勤,也将对产业布局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博罗来说,快速成形的交通骨架,对两大引擎的串珠成链意义显而易见。东江大道和振兴大道将延伸到石湾,形成两条新的交通动脉,真正把沿东江经济带整个骨架打开。

  做优服务,项目提速

  跑出项目建设“博罗速度”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项目推进的速度,也是投资者看重的因素之一。

  李平说,博罗一直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举全县之力,努力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优的服务,全力支持配合项目建设,跑出项目建设的“博罗速度”。

  8月24日下午,博罗县2020年杨侨重点项目暨广东(博罗)万洋众创城项目动工仪式举行。广东(博罗)万洋众创城项目于8月24日上午土地摘牌,下午动工建设,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博罗速度”。

  广东(博罗)万洋众创城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签约落户以来,博罗县及杨侨镇政府等高度重视,为推动项目的动工建设提供了各种贴心服务,“‘博罗速度’为项目建设赢得时间,节约了成本。”

  正威项目的推进也是如此。该项目4月开始谈判,6月签约落户。落户后,一个月内完成城乡建设用地规模875.385亩的调规,并已征得首期用地800亩,完成土地补偿并支付青苗款665.25亩,完成平整场地面积约580亩,完成挂牌用地43亩。

  博罗电动车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也是一个范例。该县积极与省电动车商会联系对接,5天拿出园区初步规划设想。

  项目的建设迅速推进,凝聚的是各部门的心血,也是“博罗引力”的体现。

  “博罗速度”的密码何在?博罗县发改局党组成员彭文冲介绍,为更好地推动项目建设,该县定期召开工作专班会议,研究重点项目报批、建设进展中的问题,督促项目建设进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项目具体的跟踪落实和协调工作。

  如正威集团项目落户后,该县立即成立博罗县推进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由全县各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服务专班,全程跟踪服务正威项目建设,两个月内推动项目被纳入2020年省重点前期预备项目计划。黄勇说,项目落户之初,暂时没有办公场地,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为他们解决。“我的办公室与智能装备产业园负责人的办公室仅一墙之隔,有问题,零距离沟通。”

  该县还实施项目攻坚,通过开展项目推进“双挂”行动、项目推进专责协调行动、项目用地保障攻坚行动等专项行动,加快促进项目建设。台铃电动车博罗项目相关负责人何文强说,台铃项目落户后,当地政府设法推动项目征地,在一个月内完成一期大部分土地的摘牌,目前正在平整中。

  “提高投资项目立项审批效率,也是项目提速的关键。”博罗县发改局总经济师罗海燕说,今年1至8月,共办理项目立项343宗,总投资603.77亿元。其中,审批43宗,备案项目300宗。接下来,该县重点从“信用快审”承诺制、并联审批制、外资项目备案制等方面下功夫,完善项目立项审批流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在看到项目建设提速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项目建设中的不足。8月20日,政协博罗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县政协常委反映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用地、审批等问题。

  这给博罗的项目推进敲响了警钟。接下来,该县将加快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加强部门沟通协同,切实提高行政效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抓实抓好,推动项目愿意来、建得好、留得住。

  智库观察

  市委党校科研部副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

  以全产业链生态集聚方式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平台是项目的落地载体。集中连片收储土地,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八通一平”老基建完善了,“5G+工业互联网”新基建到位了,我们花大气力招引的项目就可以像接“插线板”一样快速落户。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聚在一起,上下游产业紧密协作,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还有助提高集群内所有企业的产出效率,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政府建园区,企业做产业。建议博罗引育并重,全力服务正威新材料、台铃电动车等“种子”项目落地、建设、投产各环节加速,着力优化园区产业发展生态和创新创业生态,孵化培育本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全产业链生态集聚方式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动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电动车产业园

  以轻量化、锂电化、智能化、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突出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拟打造成为中国电动车产业重要的集聚区,建成电动车上下游产业链条完善及功能完备的现代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目前,园区拟引进路商集团、天津飞鸽、浙江绿佳等优质整车生产企业。

  智能装备产业园

  以博罗产业转移工业园(省级)博西片区为载体依托,聚焦智能装备产业领域,重点集聚发展精密零部件、汽车制造装备、新兴领域装备制造等产业,努力打造大湾区重要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深莞惠智能网联合作示范平台和惠州产城融合发展的一流园区。

  统筹  记者贺小山 袁畅

  采写  记者李燕文

  朱丽婷 贺小山

其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