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惠州市博罗县发布2021年经济“期中考”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博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4.94亿元,增长17.9%,增速位居全市第二,比2019年同期增长13%,两年平均增速为6.3%。其他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也保持较快增长。
众多数据表明,今年以来,博罗经济呈现持续复苏、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博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何在?加速发展的态势如何持续?日前召开的博罗县比学赶超会议暨县委财经委员会会议明确了方向。
更大的韧性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9%
“十四五”开局,对于实体经济来说,这半年多的日子过得并不容易。除了持续趋紧的新冠肺炎疫情,电力供应不足大背景下的错峰用电,对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生产影响也不容忽视。
尽管如此,在博罗,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2%。——多项关键指标都保持20%以上的增速,充分说明博罗上半年的经济发展抵住了疫情、电力供应不足等考验,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
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复杂形势,今年上半年博罗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经济总量排位前移,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前三,显示了博罗经济的强大韧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博罗的工业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131.53亿元,增长24.9%。
这一数据增长的实现,得益于博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基础。根据2021年博罗县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间,博罗县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高2.7个、9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底,博罗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75家。其中,欣旺达惠州新能源公司产值超过100亿元,成为博罗首家产值超百亿的企业。
“要高度重视华通、欣旺达、南亚、联合铜箔等企业的发展,在去年实现百亿级企业‘零突破’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再培育3-5个百亿级企业。”在刚刚过去的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上,博罗县委书记谢远区掷地有声。
如今,在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的一隅,一个占地超过8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立于其上。车间内,一卷卷铜线产品有序摆放着。这是在今年3月正式投产的正威惠州高端铜加工项目,主要生产精密铜和半导体关键材料,也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的精铜制造车间。该项目自2020年10月动工建设以来,仅历时5个月就完成了庞大的产业基地建设和部分设备安装调试等建设内容,创造了惠州百亿级项目建设史上的最快速度。
正威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总产值不低于500亿元,总纳税额不低于15亿元,将创造相当规模的就业机会、GDP和利税,推动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不只是正威惠州高端铜加工项目,今年以来,博罗还相继建成了顺南食品一期等项目,预计于今年10月投产的广东小刀电动车项目,年产值将超20亿元。
在经济发展提速的同时,博罗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也实现了明显提升。从收入指标看,上半年博罗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36亿元,同比增长31.7%,增速连续5个月保持在30%以上;税收收入61.96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连续6个月保持在30%以上。财税的稳健运行,让博罗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有了更足的底气。
“上半年,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并通过抓好比学赶超工作为博罗一切工作赋能,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在谢远区看来,今年以来博罗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为下半年经济运行、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更强的动力
75宗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45.34亿元
重大项目是助推博罗发展的“发动机”。今年以来,博罗县坚持“项目为王”,全力抓项目、强产业、促发展,推动了一批项目的引进和落地建设。
今年3月初,在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园洲片区、罗阳片区和龙溪片区,36宗项目集中动工,总投资约207.2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547亿元。
这样的项目建设密度和规模,在博罗县的经济发展历程上尚属首次。
“我们的项目从洽谈到项目公司注册及外资进入,从土地供应到开工,整个过程得到了博罗县委、县政府及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感受到了‘保姆式’的温暖服务”,中安产业投资(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文铎介绍,在中安智能制造工业供应链项目落地过程中,博罗当地政府指派专人协助企业一天内办好外资账户开户、专人服务项目备案及相关部门手续,“交通区位环境优势与营商环境人文关怀的相互融合,是吸引企业来博罗投资的超强磁场。”
今年6月,总投资约10亿元的新日股份(603787.SH)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博罗,成为博罗电动车产业的又一股新生力量。“选择博罗,我们首先看重的是庞大的大湾区市场。”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陈开亚表示,该企业当前尚未建立在大湾区的核心工厂,多次到博罗实地考察后,发现博罗紧邻东莞、广州,属于大湾区的核心区,区位优势非常突出。
当下的项目建设,决定着未来产业的格局。当前,正威项目二期、惠州益利素勒电磁线项目等铜材料产业项目正扎实推进,台铃、小刀、新日等项目构成的电动车产业渐成规模,鑫瑞医疗、启泰生命科学、美康生物硅谷等一批优质生命健康产业项目加快建设……随着铜材料、电动车、生命健康三大产业项目建设被按下“加速键”,博罗正在逐渐改变过去电子信息一业独大的局面,“四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2021年已经过半有余,博罗的重大项目建设正驶上更快的车道。记者了解到,今年博罗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75宗,年度计划投资145.34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15宗,年度计划投资69.03亿元。在上半年,重点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83.13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74亿元,投资进度均超过原计划。
重大项目建设提挡加速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从而助推经济增长。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博罗固定资产投资194.55亿元,增长22.1%。其中,工业投资61.9亿元,增长48.1%。
上半年以来,博罗加强择商选资工作,紧紧抓住深圳、东莞、广州优质企业外溢和科技企业转移的机遇,为加快发展引入储备更多的优质项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博罗项目建设的势头仍在不断扩大——1—6月,博罗新过会项目34宗,投资额202.26亿元;新落地项目32宗,投资额285.08亿元;新动工项目52宗,投资额265.61亿元。另外,目前仍有3宗项目在谈,投资额约36亿元,均为制造业项目。
这些项目,蕴藏着博罗未来发展的内生动力。对于2021年的经济发展,博罗已经定下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增长9%,力争博罗在全国县域百强排名、财政收入排名“双进十位”。
“百亿级的大项目我们要抢,‘见效快’的10亿级项目我们也要积极引进,越多越好。”谢远区表示,博罗将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抓好项目的动工、建设、投产和纳统,全力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上做强做大铜材料、电动车和生命健康产业。
发达地区的新资金、新产业,正在成为推动博罗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量、新动能。博罗县委副书记、县长邱志彪指出,博罗将紧盯在建项目和签约项目,优化重大项目工作专班运作机制,强化项目跟踪调度,增强统筹协调服务能力,加大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力度,特别是对今年安排的75宗重点项目以及正威二期等重大项目,要全力以赴抓进度、促动工、快建设、早见效。
更好的潜力
千亿产业园牵引城市能级提升
今年5月19日,作为博罗重点交通基础设施“五路四桥三站”之一的滨江西路正式动工。从地图上看,滨江西路呈东西走向,起点顺接阅江大道,东接滨江路。全长约2.7公里的这条道路,按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路宽36米,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工程总投资超10亿元,计划于2024年5月完工。
“这不仅是一条景观路,更是一条发展路、民生路。”谢远区说,滨江西路的建设,对完善县城交通路网、改善老城区居民出行条件、促进沿东江经济带发展、推动博罗融入惠州主城区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滨江西路同时也是沿东江经济带的交通要道。2020年11月,修订后的《博罗县沿东江经济带发展规划(2020-2030年)》正式出炉,把罗阳、龙溪、石湾、园洲、湖镇、龙华和福田等镇街纳入沿东江经济带的地域范围。滨江西路的建设,正是沿东江经济带串珠成链的关键一步。
上半年,博罗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共投资48.81亿元。包括滨江西路在内,在建和新启动的交通项目达73项,其中投资5000万以上的项目24项;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达220公里,博东大道、博中东江大桥等一批项目扎实推进。
一批高质量交通项目的动工和投用,为博罗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园区化集聚发展,更是博罗培育壮大产业的发力方向。面对沿东江经济带多而散的工业园区,如何整合升级改造成现代产业集聚区,成了博罗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2020年,结合惠州市委、市政府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的部署,博罗确定了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园的思路。谢远区告诉记者,在统筹全县优质资源一体化打造沿东江经济带的过程中,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的规划建设至关重要。
相对于惠州市区乃至博罗县城,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与东莞的距离更近——园区与东莞隔江相望,距东莞主城区约15公里,到广州市区、深圳市区约70公里。
园区的招商目光投向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瞄准精密零部件产业、智能制造产业、装备生产性服务业、新兴领域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现代物流产业等产业方向。
对于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博罗的建设目标明确——产业园力争到2022年实现产值200亿元,到2025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到2030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
在邱志彪看来,沿东江经济带的建设,龙头正是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这一千亿级园区。“我们要把精力、资源、人口向产业园区集聚,立足产业定位,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围绕‘补链’‘延链’‘强链’开展精准招商,引进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领航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培育电子信息、铜产业、电动车和生命健康四大支柱产业。”邱志彪说。
城市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生产要素的集聚、高端人才的引进、新兴服务业的崛起,都是以城市为依托。今天的博罗,“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积极效应日益彰显。
今年,博罗重点谋划建设的振兴大道正式升级为惠州沿江高速公路,成为“丰”字交通主框架中沿江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新的高速通道,连接起沿东江经济带主要工业发达镇,与博罗多条交通要道交叉。惠州沿江高速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珠三角地区新的东西通道,是惠州市来往广州市最为快捷的高速通道之一,将为博罗通往珠三角东部地区提供便捷的行车通道,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惠州沿江高速、滨江西路等城市通道的开通,加之未来几年内将陆续建成的3座高铁站,博罗将加速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和日益提升的城市品质,不断激活城市发展潜力,高端要素、高端产业也将纷至沓来。
“我们要大力提升沿江城市轴线发展能级,精准实施一批直接影响城市功能、直接关系百姓民生福祉的城建项目、标志性工程,让我们这座城市更有个性品位、更有独特魅力。”谢远区表示,博罗将乘势而上加快建设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现代魅力强县,奋力挺进全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